作者:admin 2021-02-26 07:29:25 115次阅读
团体咨询(Group Counseling),也称为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由团体领导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成员建立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它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如何进行团体咨询
团体咨询就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它是针对具有类似性质个体的一个陌生团体,一般情况下人都会有些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沟通的问题,将具有相似问题的一组来访者聚集在一起,组织他们共同讨论紧张、焦虑等情绪,讨论怎样与他人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团体咨询通过个体交互产生影响:分享的喜悦是加倍的,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
团体咨询的保密原则
团体咨询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尊重每一名团体成员的权利及隐私。团体领导者向来访成员说明保密的重要性并要求所有人遵守保密规定,如果需要进行个案研究必须征得其本人同意并且匿名。
美国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说:“团体治疗最迷人之处在于,所有成员都能得到重生。”
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
1、普拉特开创性的工作
最早尝试团体形式用于心理治疗的是美国的内科医生普拉特(L H. Pratt)。20世纪初,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及医疗条件限制,患了肺病的病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只能终身带病并有可能传染他人,被社会人士所恐惧、回避,得不到世人的接纳与理解,这对病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患了肺病长期住院的病人,情绪低落,意气消沉,心情抑郁。1905年,在波士顿做内科医生的普拉特见此情景,将住院的20多位肺病患者组成了一个团体,他称之为class,采取讲课、讨论、现身说法的形式开展团体心理治疗。团体每周聚会1-2次,普拉特亲自向患者讲解有关肺病的常识、治疗及疗养方法,鼓励团体成员,激发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他还专门请几位适应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如何面对疾病不气馁,克服身心适应不良,以积极态度对待疾病的事实,为其他患者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示范,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通过团体讨论,成员在认识上相互启发,情感上相互理解支持,消除了因患肺病而产生的沮丧情绪与消极的态度,改变了不适应的心理行为,能够乐观地面对疾病,面对现实、面对生活。普拉特对团体治疗的探索取得了成功,参加者纷纷报告自己的收获,反响强烈。因此,普拉特被认为是团体咨询与集体心理治疗的先驱。他的实践和尝试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他当年采用的治疗方法、技术,目前仍在使用。例如酒精依赖或药物依赖的“团体治疗会”,由病人以本人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去勉励其他病人克服困难去戒毒戒酒。
3、精神病学家的探索
1910年前后,一些欧洲、美国的医生先后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1909年,精神科医生兼传教士马士(L.C.Marsh)将普拉特的做法运用在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身上,定期召集病人给他们上课,并讨论他们关心的病情。此外,他还运用了一切自己联想到的可以促进病人康复的其他方法,如上艺术课等来帮助病人。同时,他还召集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护理人员,以集体的方式共同讨论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有时还请他们参加病人的讨论,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改善了精神病院的工作。他被誉为环境治疗的先驱者。
1919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拉扎尔(E.W.Lazell)在华盛顿的圣伊丽莎白医院为精神病患者开办了学习班,亲自讲课,讲述了对死亡的恐惧、幻觉、自卑感和许多心理上的问题,鼓励患者进行讨论;在团体气氛和融洽的关系中,成员相互影响、启发、支持,结果几乎所有的参加者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920年,维也纳精神科医生莫雷诺首创了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团体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心理剧(psychodrama)。
早在1911年,他就开始探索自己独特的团体治疗方法。他将需要治疗的儿童组成一个小组,鼓励孩子以演戏的方式重现生活中的问题情境,通过这种方法来了解孩子的幻想、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他认为这种以戏剧表演的方式揭示生活的真实是科学的、有效的。后来他又运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集体心理治疗方法。莫雷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创造和自我教育的天然倾向,但在患者和不善人际关系的人身上,这种潜能被埋没了,心理剧可使之重新发挥出来。
心理剧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团体心理治疗,它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使参加表演的患者的人格结构、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在戏剧活动过程中逐渐呈现于舞台,以达到精神宣泄、减轻压力和自卑感的效果,并能激发患者的自发性、创造性,增强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心理剧于1925年传入美国后,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成为一种有世界影响的团体心理治疗技术。
1925年,精神分析家伯罗(T. Burrow)开始尝试,以神经官能症等心理障碍程度较轻的门诊病人为对象,进行团体心理治疗。他早年在欧洲受过精神分析的训练,回到美国后,运用自己所学理论与技术,尝试“团体分析”。他鼓励病人在团体中随意谈话、自由联想、谈自己内心所担忧的事、困扰自己的情绪,让其他成员反应并提供建议,这种互助的形式给予参加者极大的支持。布罗认为,在他人影响之下病人较容易吐露自己的心事,而且他人所给的反馈也能给病人真实的影响。布罗的探索,可以说是为分析性的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打下了基础。
4、心理学家的探索
就在精神病专家们积极探索团体治疗的形式,尝试各种有效的方法的同时,心理学家们也在进行各种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验。
1928年,奥地利的阿德勒(A. Adler)的同事及其追随者先在维也纳,然后在芝加哥和纽约的阿德勒研究所开展以阿德勒个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团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技术。阿德勒认为,个人行为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追求卓越”的动机。个人之所以要“追求卓越”,是因幼年时自己的无能与成人的权威而形成的自卑感。从积极方面看,自卑感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努力取得成功;从消极方面看,可能导致对社会和他人的敌对态度。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不是孤立的个体,总要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建立各种关系,产生社会情感和社会兴趣,这种乐群的情感,可以使儿童学会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因此,阿德勒等人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社交活动、心理剧表演等形式使参加团体心理咨询的人在心理学家的指导下讨论人的生活价值,发展社会兴趣,培养社会情感,识别错误态度,克服自卑情结,建立起符合社会利益的生活态度。这种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长达20多年。
20世纪30年代初,斯拉夫森(S. Slavson)在纽约运用团体治疗的方式为诊断和治疗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斯拉夫森把团体治疗分成两种,一种是活动型团体治疗(Active Group Therapy),—种是分析性集体心理治疗(Analytical Group Therapy)。
活动型团体治疗适合于青少年,分析性集体心理治疗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求询者。活动型团体治疗又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而分为游戏团体心理治疗和活动一会谈式团体治疗。在团体过程中,治疗者始终保持一种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支持、鼓励青少年在团体中相互交流、充分沟通。由于参加者个性不同,那些活跃、主动的青少年被允许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而退缩、胆怯的青少年在治疗者的鼓励下、其他成员的支持下,向同龄人学习新的行为。
从1905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三十多年里,还有许多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大夫也在探索不同的团体心理治疗形式。不过总体上看,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战前仍不太普遍。真正刺激团体咨询与治疗迅速发展,并走向实用的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人们众多的心理问题和疾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需求猛增。
如何进行团体咨询
团体咨询就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它是针对具有类似性质个体的一个陌生团体,一般情况下人都会有些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沟通的问题,将具有相似问题的一组来访者聚集在一起,组织他们共同讨论紧张、焦虑等情绪,讨论怎样与他人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团体咨询通过个体交互产生影响:分享的喜悦是加倍的,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
团体咨询的保密原则
团体咨询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尊重每一名团体成员的权利及隐私。团体领导者向来访成员说明保密的重要性并要求所有人遵守保密规定,如果需要进行个案研究必须征得其本人同意并且匿名。
美国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说:“团体治疗最迷人之处在于,所有成员都能得到重生。”

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
1、普拉特开创性的工作
最早尝试团体形式用于心理治疗的是美国的内科医生普拉特(L H. Pratt)。20世纪初,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及医疗条件限制,患了肺病的病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只能终身带病并有可能传染他人,被社会人士所恐惧、回避,得不到世人的接纳与理解,这对病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患了肺病长期住院的病人,情绪低落,意气消沉,心情抑郁。1905年,在波士顿做内科医生的普拉特见此情景,将住院的20多位肺病患者组成了一个团体,他称之为class,采取讲课、讨论、现身说法的形式开展团体心理治疗。团体每周聚会1-2次,普拉特亲自向患者讲解有关肺病的常识、治疗及疗养方法,鼓励团体成员,激发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他还专门请几位适应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如何面对疾病不气馁,克服身心适应不良,以积极态度对待疾病的事实,为其他患者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示范,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通过团体讨论,成员在认识上相互启发,情感上相互理解支持,消除了因患肺病而产生的沮丧情绪与消极的态度,改变了不适应的心理行为,能够乐观地面对疾病,面对现实、面对生活。普拉特对团体治疗的探索取得了成功,参加者纷纷报告自己的收获,反响强烈。因此,普拉特被认为是团体咨询与集体心理治疗的先驱。他的实践和尝试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他当年采用的治疗方法、技术,目前仍在使用。例如酒精依赖或药物依赖的“团体治疗会”,由病人以本人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去勉励其他病人克服困难去戒毒戒酒。

2、职业辅导的兴起
1907年在美国密歇根的一所中学里,由校长戴维斯(Jesse B. Davis)利用英语作文课,安排每周一节“职业与道德辅导”,被认为是班级团体辅导的最早尝试。
这是由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社会变革运动演变而来的。
当时,正值美国移民潮时期,大量的移民来自欧洲,为解决众多人的就业问题,1908年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创立了一家具有公共服务和培训性质的“波士顿职业局(Vocational Bureau of Boston)”,同年10月他又提出心理咨询师的训练计划,主张公立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的服务。
1908年,在康涅狄格州维斯波特市的康乃狄克中学设置了“行业信息课”。此后,许多学校设置类似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行业信息,提供学生讨论就业疑难问题的机会,以解决学生就业的共同需要。同时,课程也注意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效法良好的典范,发展成为负责任的劳动者。这种教学型的课程也就是团体辅导的萌芽。
此后,各级各类学校开始推行辅导工作,学校雇用咨询师、学校心理师、社会工作者等为学生提供学生事务服务,其中咨询师的主要任务包括个别咨询、职业辅导、团体辅导、心理测评,还包括协助学生选课、安置、追踪等。
1907年在美国密歇根的一所中学里,由校长戴维斯(Jesse B. Davis)利用英语作文课,安排每周一节“职业与道德辅导”,被认为是班级团体辅导的最早尝试。
这是由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社会变革运动演变而来的。
当时,正值美国移民潮时期,大量的移民来自欧洲,为解决众多人的就业问题,1908年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创立了一家具有公共服务和培训性质的“波士顿职业局(Vocational Bureau of Boston)”,同年10月他又提出心理咨询师的训练计划,主张公立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的服务。
1908年,在康涅狄格州维斯波特市的康乃狄克中学设置了“行业信息课”。此后,许多学校设置类似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行业信息,提供学生讨论就业疑难问题的机会,以解决学生就业的共同需要。同时,课程也注意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效法良好的典范,发展成为负责任的劳动者。这种教学型的课程也就是团体辅导的萌芽。
此后,各级各类学校开始推行辅导工作,学校雇用咨询师、学校心理师、社会工作者等为学生提供学生事务服务,其中咨询师的主要任务包括个别咨询、职业辅导、团体辅导、心理测评,还包括协助学生选课、安置、追踪等。

3、精神病学家的探索
1910年前后,一些欧洲、美国的医生先后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1909年,精神科医生兼传教士马士(L.C.Marsh)将普拉特的做法运用在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身上,定期召集病人给他们上课,并讨论他们关心的病情。此外,他还运用了一切自己联想到的可以促进病人康复的其他方法,如上艺术课等来帮助病人。同时,他还召集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护理人员,以集体的方式共同讨论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有时还请他们参加病人的讨论,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改善了精神病院的工作。他被誉为环境治疗的先驱者。
1919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拉扎尔(E.W.Lazell)在华盛顿的圣伊丽莎白医院为精神病患者开办了学习班,亲自讲课,讲述了对死亡的恐惧、幻觉、自卑感和许多心理上的问题,鼓励患者进行讨论;在团体气氛和融洽的关系中,成员相互影响、启发、支持,结果几乎所有的参加者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920年,维也纳精神科医生莫雷诺首创了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团体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心理剧(psychodrama)。
早在1911年,他就开始探索自己独特的团体治疗方法。他将需要治疗的儿童组成一个小组,鼓励孩子以演戏的方式重现生活中的问题情境,通过这种方法来了解孩子的幻想、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他认为这种以戏剧表演的方式揭示生活的真实是科学的、有效的。后来他又运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集体心理治疗方法。莫雷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创造和自我教育的天然倾向,但在患者和不善人际关系的人身上,这种潜能被埋没了,心理剧可使之重新发挥出来。
心理剧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团体心理治疗,它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使参加表演的患者的人格结构、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在戏剧活动过程中逐渐呈现于舞台,以达到精神宣泄、减轻压力和自卑感的效果,并能激发患者的自发性、创造性,增强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心理剧于1925年传入美国后,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成为一种有世界影响的团体心理治疗技术。
1925年,精神分析家伯罗(T. Burrow)开始尝试,以神经官能症等心理障碍程度较轻的门诊病人为对象,进行团体心理治疗。他早年在欧洲受过精神分析的训练,回到美国后,运用自己所学理论与技术,尝试“团体分析”。他鼓励病人在团体中随意谈话、自由联想、谈自己内心所担忧的事、困扰自己的情绪,让其他成员反应并提供建议,这种互助的形式给予参加者极大的支持。布罗认为,在他人影响之下病人较容易吐露自己的心事,而且他人所给的反馈也能给病人真实的影响。布罗的探索,可以说是为分析性的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打下了基础。

4、心理学家的探索
就在精神病专家们积极探索团体治疗的形式,尝试各种有效的方法的同时,心理学家们也在进行各种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验。
1928年,奥地利的阿德勒(A. Adler)的同事及其追随者先在维也纳,然后在芝加哥和纽约的阿德勒研究所开展以阿德勒个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团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技术。阿德勒认为,个人行为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追求卓越”的动机。个人之所以要“追求卓越”,是因幼年时自己的无能与成人的权威而形成的自卑感。从积极方面看,自卑感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努力取得成功;从消极方面看,可能导致对社会和他人的敌对态度。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不是孤立的个体,总要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建立各种关系,产生社会情感和社会兴趣,这种乐群的情感,可以使儿童学会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因此,阿德勒等人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社交活动、心理剧表演等形式使参加团体心理咨询的人在心理学家的指导下讨论人的生活价值,发展社会兴趣,培养社会情感,识别错误态度,克服自卑情结,建立起符合社会利益的生活态度。这种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长达20多年。
20世纪30年代初,斯拉夫森(S. Slavson)在纽约运用团体治疗的方式为诊断和治疗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斯拉夫森把团体治疗分成两种,一种是活动型团体治疗(Active Group Therapy),—种是分析性集体心理治疗(Analytical Group Therapy)。
活动型团体治疗适合于青少年,分析性集体心理治疗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求询者。活动型团体治疗又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而分为游戏团体心理治疗和活动一会谈式团体治疗。在团体过程中,治疗者始终保持一种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支持、鼓励青少年在团体中相互交流、充分沟通。由于参加者个性不同,那些活跃、主动的青少年被允许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而退缩、胆怯的青少年在治疗者的鼓励下、其他成员的支持下,向同龄人学习新的行为。
从1905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三十多年里,还有许多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大夫也在探索不同的团体心理治疗形式。不过总体上看,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战前仍不太普遍。真正刺激团体咨询与治疗迅速发展,并走向实用的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人们众多的心理问题和疾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需求猛增。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