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里智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咨询电话:17521011398

心理杂志

拯救亲子关系!实用技巧(一)

作者:超级管理员   2022-03-03   314次阅读   

导读:亲子关系包括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父母的人品,对子女的教养、抚养、教育方式以及态度等,都在这种关系中直接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也将影响儿童今后的人际交往关系。亲子关系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儿期,它几乎是个体全部情感的依赖所在。

当孩子把玩具到处乱放时

命令式:“乱死了,把这里收拾干净。”

威胁式:“玩具再不收回玩具箱,我就全部扫到垃圾桶。”

训戒式:“说了你多少次了,玩具玩完要收拾起来。” 

试问,这三种沟通方式能达到你的目的吗?

2.jpg

今天要跟大家讲到的话题是,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其实从孩子一出生,我们就要跟他沟通,包括肢体也包括语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是否顺利,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01  

教育,其实是一种沟通,是一种相处

沟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家长在生了孩子之后,我们不仅要优生还要优育。很多家长都觉得宝贝在肚子里的时候特别容易控制,一日小宝贝从母体中出来,尤其到了一岁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就很难管教了,甚至有的家长说:“哎呀,我这孩子五个月就开始逆反了”。其实家长对孩子种种行为的反应都是由于我们想要给他更好的教育。

我想送给大家的一句话是:“亲子教育其实是一种沟通,更是一种相处”。

孩子两周岁以后上早教班参加早期教育,三周岁以后上幼儿园进行幼儿园教育,再之后进行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在学校由专业老师提供的教育。但是实际上孩子很多方面的教育都是在家里完成的,这种教音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亲子教音。

很多家长是很重视教育的,比如习惯的养成,做人,甚至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家长也会提一些建议。但有的时候,孩子并不会听我们的,而且还会顶撞。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你跟他沟通要特别有艺术性,既能够把你想教育的目标实现,又让你们彼此不要相互为难。我不推广也不赞成佛性养娃,因为我不懂你,所以我也不管你。一味地以佛性来对待孩子也不行的。随着孩子长大,你慢慢就会知道其实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消极的做法、一种无奈的选择。

02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沟通是人和人之间的事情。那么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吃,给他穿,还要给他爱。同时,我们还要给他教育。说实话,现在养孩子真的不容易。虽然二胎已经放开了,但其实有勇气再生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孩子的家长并不多。

你跟你的领导是上下级关系,你跟你的同事是平级,甚至是朋友关系,你和你的父母是亲子关系,你和你的爱人是配偶关系,那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1c3e111d07ab35cfad9525ad0ff00f1.png                     c8e7fe7c7ac8372c20c167922992dfa.png

看看上面两张图片。上图说的是人和孩子的关系是合作、引导、支持,下图说的是这种关系是信任、亲密、责任。这是两种不同的关系。其实有一种爱叫做妈妈老师、老师妈妈,讲的就是这种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就是我们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这两种角色有的时候是要错位的,是要穿插的,只做父母是不行的。


为什么叫妈妈老师、老师妈妈呢?中文就是这么奇特,我们的形容词在前面,主语在后面。为什么叫妈妈老师呢?也就是我上面讲到的合作、引导、支持。这是幼儿园老师跟小朋友,也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关系。老师在带小朋友的过程中要跟孩子形成的关系叫合作,比如一起做游戏,你还要引导孩子去思考,你还要支持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这是我们对老师这个角色的要求。

那妈妈老师呢?也就是说,如果在幼年阶段,孩子能够从老师身上感觉到妈妈般的温暖和爱,那么不管这个老师是什么什么水平,他对孩子的教育绝对差不了。这是因为人都是情感性的动物。

                                                            5064e16941d17493ee9cafa0dca555d.png

我们再来说说四种主要的父母教养类型。先说说忽视型的父母,这种家长其实现在很多见,尤其跟我咨询的很多父母,他们可能在国外或者其他城市上班,工作打拼很不容易,跟孩子距离比较远。这种家长因为没法亲自带孩子,也没有机会跟孩子有回应,所以对孩子也就没有了要求,只是寄钱给孩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出忽视型的小朋友或者这种教养风格。

我们再来说说专制型的父母。各位家长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有一样的教养风格。这种家长现在不多,他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对孩子的回应非常少,但是对孩子的要求非常高,就是“爸爸就是老子,妈妈就是老妈,妈妈说了你就执行,爸爸说了你就去做”,他喜欢控制孩子,而且喜欢惩罚孩子,对孩子非常严格。这是比较传统型的父母。现在比较少见,但是也有。

从短期看,可能孩子培养得非常好,比较有规矩,比较听话。但是长期来看,你会发现这种孩子可能将来在情感上,在家庭生活中比较容易出问题。

权威型的父母相对来说并不是最优的,也不是最完美的,只是相对比较理想。他们对孩子既要有要求,又要有回应。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面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有一致的规则,比如爸爸妈妈要一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要一致。不管多少糟糕的家庭教育规则,一致就比不一致强。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冲突。

为什么我们要讲沟通呢?因为孩子将来的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家长会在高中阶段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是你突然发现难以沟通了,因为孩子已经不听你的了,有的时候,我们还不得不求助老师。这就是因为你在孩子小时候跟孩子没有沟通好。

 

                                                                                     7bd06493334f09dbb7ca930e8b807c0.png

我们看上面这张图片中,其实孩子在3岁之前这个年龄段,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家里带养的。三岁之后,宝贝上了幼儿园以后,他慢慢跟小伙伴去相处了,这叫同伴系统。之后他就会不断跟各种人群相处,比如陌生人、其他班的老师、邻居,将来长大了还要有同事。但是大家看到这张图里,也就是在0-3岁之间,孩子跟父母的相处其实是一个基本的端点,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相处的基调,将来会影响跟孩子的沟通。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青少年问题更多

婚姻家庭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7521011398

邮箱:lizhipsyc@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585号爱邦大厦4层4F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1:00

Copyright © 2021-2022 上海里智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082号-1 技术支持:申梦网络